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后,中美元首又将在G-20峰会上展开会谈。拜登声称,他将与中方理清中美双方的“红线”,以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过,拜登希望两国在“如何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上共同努力,期待与中国展开竞争,而不是冲突。坚称他不会做出“根本性让步”。可见,美中领袖会面的实际意义,与其说是让双边关系正常化,还不如说要让关系稳定。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美国中期选举之后的中美关系到底会不会缓和?有一个情况是与预期有出入的,因为共和党全面控制参众两院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用拜登的话说“红潮”未现,拜登政府也不会成为跛脚鸭。 拜登没有如预期般被美国选民狠狠地教训一顿,但是的确差点丢失了众议院的控制权,未来执政期内在国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制,特别是国内立法和外交方向的制定上无法像前两年那样一帆风顺。 现在的问题是:拜登政府真的有强烈意愿缓和对华关系吗?其实还真没有。 拜登嘴上说不与中国进行“新冷战”,但是他上任以来几乎延续了特朗普任期的对华鹰派路线。包括持续打压华为,在涉及芯片问题上扩大对华出口限制,在台湾问题上甚至还出现佩洛西窜访这样的“灰天鹅”事件。与特朗普盯着中美贸易逆差的情况不同,拜登政府还利用造谣“新疆问题”,以“民主与专制”的二元划分法来定义中美关系,他近来还四次强调要武力协防台湾地区。 用拜登的话说,这些都算是中美“竞争”而不是对抗,其实与特朗普相比,拜登唯一的不同是把合作和竞争挂在嘴上,把对抗落到实处。中美关系并没有呈现好转迹象,似乎进入一个相互对话、相互指责和相互制裁的恶性循环之中。 我们可以盘点下拜登政府这两年通过了多少针对中国的法案:包括《国家关键能力防御法案》、《防止强迫新疆人劳动法》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特别是美国推动的芯片联盟,正在演变成一场高科技领域的冷战。美国接下来还要审议《台湾政策法》和《国防法案》,前者被认为将导致下一次台海军事危机,我们不能指望拜登会自己踩刹车。 美国认为中国是唯一系统性挑战,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有能力代替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所以,拜登政府会怎么对付中国,其实已经非常明确。 美国两党还有一个共识:需要通过立法保护美国的高科技和国防优势,以免受中国威胁。也就是说,美国正在失去对华军事优势,将加剧美国推出对华制裁法案。共和党在立法环节的强势,不但不会阻止拜登对中国采取强硬作为,反而会批评拜登对华过度软弱。美国在最敏感的台湾问题可能进一步挑衅中国,并且进加一推动贸易保护。 共和党甚至会破坏中美气候谈判,当然中国现在也不需要与美国继续展开气候谈判。共和党拿下众议院多数席位后,还计划将成立一个针对中国问题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冠病起源、所谓的中国从美企窃取知识产权等等问题。 所以,美国遏制中国是美国政坛的共识,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对中国来说,办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美国最好的反击,直到中国突破绝对安全临界点,也就是综合国力全面超过美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