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不定期上线的她刊「对话」栏目。 每期邀请一位或一组,素人或明星来到这里,聊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谈个体的想法和见解。不代表所有人,更不涉及任何拉踩。 希望这些故事汇总在一起,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今天是第25期。 十一假期第四天,她姐已经参加了三场婚礼,随出去了五份份子钱。 虽然前两天她姐写了中国各地的吃席有多让人食指大动,但在婚礼上,痛快炫席是不存在的。 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亲戚在的地方,草木都是兵。 怎么说呢? 能直面多年不见的亲戚还保持乖巧,也足够花光一个成年人的全部力气了。 如果要当伴娘,那就是另一个级别的“地狱”——这是一个挑战人的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的任务。 但你能想象有人的女性,不仅每天都参加婚礼,还能成为整个现场的C位,把气氛狠狠拉满吗? 还真的有人每天都在接受这样的高难度挑战。 当然,如此多的婚礼要参加的女性,也绝非常人—— 职业伴娘。 可能很多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职业,但对我们来说,她们依旧面目模糊,大众对这个职业也有诸多困惑。 图源:豆瓣 于是,她姐联系到了一个专门做职业伴娘的女孩,可儿。 今年是可儿做职业伴娘的第八年。 她从一开始自己做职业伴娘,如今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伴娘团队,团队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个女孩。 她们的本职工作是律师、空姐、直播运营、主播、教师...... 当有婚礼邀约时,她们会在清晨起床,化好一个美美的妆,元气满满地出现在新娘身边。 她们像婚礼当天的“限定骑士”,在婚礼当天,陪伴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女孩,走上那条踏入人生另一阶段的旅程。 但一切又没有看起来那么完美。 对可儿来说,职业伴娘不光是一份工作,更是见证人性的修罗场。 可儿见过婚礼前一天跟前男友跑路的新娘; 也见过婚礼当天在舞台上拿着话筒吵架的夫妇; 还有婚礼当天卷走所有份子钱的伴娘...... 结婚仿佛一场小型的庙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繁乱中都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职业伴娘”是一个特殊又微妙的存在。 她们既置身其中,又抽离事外。 她姐很好奇,对每天围观“婚礼纪实”的职业伴娘来讲,婚礼甚至婚姻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特殊的职业,折射了一代年轻人怎样的婚恋观? 以下是可儿的自述。 当伴娘也有门槛 我第一次做职业伴娘是在2015年,当时还没有“职业伴娘”这个说法。 因为我在婚庆公司做主持,所以有顾客临时没有伴娘,需要人顶上,就来找我了。 当时我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心里却开始想,帮人当伴娘,这似乎可以是一个工作。 当然,脑子里冒出来这个很多人不会想到的“离谱”想法,可能跟我是温州人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温州人新娘出嫁至少要有九个伴娘,配上新郎的九个伴郎,才算“长长久久”。 但现在独生子女这么多,哪来那么多合适的亲友? 而且,当下年轻人在这个人人都“卷生卷死”高压的社会,能出去社交的机会太少了。 很多女孩的闺蜜一般只有两三个,超过五个的都很少,想凑齐9个,简直难上加难。 图源:豆瓣 另外,有些传统的人家,对伴娘的要求还特别高。 除了看身材和颜值,还挑伴娘的属相、年龄、是否婚育,甚至星座和生辰八字。 一套操作下来,能胜任的女孩寥寥无几。 当伴娘,虽然不是一个有硬性门槛的事,总归也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比如,陪伴新娘,一直在她身边照顾; 性格开朗活泼,能让场子气氛一直保持热度; 懂新郎和伴郎接亲时需要走的流程,能够主持他们玩游戏。 没有做过伴娘的人,面对这么一套流程和要求,难免手忙脚乱。 如果没有认真学习过,或者碰上伴娘本身就是社恐,那场面也会非常尴尬。 在某些地方的习俗里,伴娘本身随的份子还要比一般亲友更多。 总之,精力和物质的双重压力,让伴娘成了“出力不讨好”的角色。 如果有“专职人员”出现,拿相应的工资,尽职尽责做好伴娘的义务,还不用给份子钱,简直又高效,又省了人情世故的麻烦。 于是,我从2018年起,就开始试水做职业伴娘了。 流程熟悉了之后,之后只会越来越熟练,成本低,收益也还不错。 后来身边有姐妹也开始眼馋这个工作,我们就结伴一起。再后来职业伴娘突然火了,越来越多的女孩找了过来,我就索性做了自己的团队。 说起来轻飘飘,但其实,当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做职业伴娘。 婚礼流程漫长且复杂,各地婚礼习俗不一,及婚礼当天可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意外情况…… 职业伴娘要把这些所有的情况都一一考虑到,毕竟赚的就是这个钱。 图源:受访者 但很多女孩找过来的时候,空有一腔热情,对需掌握的技巧其实一无所知。 于是,上岗前我们的“职业伴娘”都要经过培训,把所有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都考虑在内。 第一次上岗的伴娘,我也会安排做过几次的伴娘“老人”带“新人”一起。 图源:受访者 婚礼前,我们会和新人签署保密协议。 这就意味着,除了新娘,没有人知道我们是雇佣来的伴娘。 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这些新娘的好闺蜜。 而且,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和新娘的闺蜜做的事情并无二致。 从凌晨化妆开始,就陪伴在新娘身边,关注她的每一个细节。 礼服会不会太沉、鞋子有没有合脚? 新郎把她从娘家抱走时,她有没有哭花了妆? 漫长繁琐的婚礼过程中,她会不会饿肚子? 在有限的一天时间里,我们成为了她除了爱人和亲人之外,最亲的角色。 我有时候觉得,与其说是职业伴娘,不如说是摆渡人。 生如长河,我们的小船载着眼前即将成为新娘的陌生女孩划过人生一段小小的水面,送她开启人生的一道全新的大门。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体验。 因而我从来不觉得这项工作有什么丢人。 只是,关于这个职业的猜忌和歧视,从未消失。 服务类兼职,就要低人一等? 其实,关于职业伴娘的那些非议,我早就有心理准备。 毕竟这是一个新鲜出现的职业,所以势必会有很多争议。 首先面临的争议,就是价格。 很多人不理解伴娘这个工作从头到尾要做多少细碎的工作、付出什么样的心力,于是就在定价上讨价还价。 我遇到过一个自称老公是“霸总”的新娘。 前期交流都没什么问题,结果婚礼当天,我跟着忙前忙后了一整天后,新娘拒绝付尾款。 提供了服务,然后按照合同收取服务相应的费用,这本是天经地义的。 但为了收回这个费用,我真是磨破了嘴皮子—— 而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第二点比较大的争议来源。 因为我们的工作虽然属于服务业,但服务的范围,目前还没有一个广而告之的成文规定。 有人认为只要花钱雇佣了我们,就可以让我们做大部分婚礼上的工作,包括一些体力活。 如果真的是请了女孩的闺蜜当伴娘,没有人会指使伴娘做这些。 我不止一次碰到过对职业伴娘吆五喝六的新娘父母,但还不够。 在他们眼里,即使你做了该做的,也有可能被认为不够认真。 图源:网络 很多人即使下单了,也还会对伴娘心有猜忌。 我遇到过一个新娘妈妈,婚礼当天我刚到现场,她就颐指气使地点明,不让我碰婚礼上所有贵重的物品。 婚礼上一旦有一丁点小小的意外,她会首先怀疑到我的身上。 面对这种莫须有的疑心和猜忌,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工作都做得比平时更细致。 但这些都还能忍。 我最生气的是,有一些人对职业这个伴娘有诸多误解——他们把职业伴娘和性服务联系到一起,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甚至下流。 其实,我们在和新娘签订合同之前,都会再三确认,该地习俗是否存在婚闹,有婚闹的一律不接。 但我后来依然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离谱的新闻—— 有一个习惯婚闹的地方,婚礼时专门租了好多职业伴娘。原因只有一个,花钱请来的“经得起闹”。 看到漂亮女性做服务业,就想到性服务,和鲁迅先生说的看到白臂膀,就想到全裸体没什么两样。 这已经不仅仅是对职业伴娘的污名化了,而是对女性群体的污名。 图源:受访者 和外界对这个职业有诸多猜忌和不理解不同的是,职业伴娘这个群体,那些一个个真实的人,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我们的职业伴娘团队里的姐妹,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城市。 因而,无论哪个城市的姐妹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都不愁没人帮忙。 问题发到群里后,总有人站出来帮忙,无论是法律纠纷,还是医学上的疑问。 这项工作给了我一个体面的收入,也给了我一个强大的姐妹网络。 但更重要的是—— 在不断担任伴娘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旁观了别人的爱情和婚姻,也给我的生活做了无数次预演。 落跑的新娘和卷钱的伴娘 我经历过最离谱的婚礼,一开始看上去都是最圆满的。 比如有一对相亲认识的新人,以世俗的标准看,他们非常门当户对——新郎事业有成,新娘貌美文雅。 两人一见面就一拍即合,没多久就决定结婚。 婚礼当天,现场筹备得气派,一切也都很顺利,直到仪式开始前。 意外发生了。 新娘在后台化妆时消失了,所有人发现这个变数的时候都乱了阵脚。 新郎新娘两家联合起来,翻遍了整个酒店,都没有新娘的踪影。 很显然,电视剧中才见过的“逃婚”情节,在这天真实上演了。 可事情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亲戚朋友都纷纷坐在了礼堂里,菜马上就要端上来。 所有人都被架在了那里,新娘的妈妈慌乱到原地转圈,感觉都要急哭了。 婚礼开始前几分钟,通知所有人婚礼不办了。这在小地方,简直不是一个可被考虑进去的选项——花钱事小,丢脸事大。 于是,“无奈之下”,新郎被迫想到了一个办法—— 找一个女孩,当“临时新娘”。 这当然非常非常荒唐,但当下所有人都顾不上了,火急火燎地就从我们伴娘团里筛选出一个和新娘的身高、体重、长相相似的女孩。 伴娘穿上婚纱,匆忙应付过了婚礼的流程—— “新娘”挽着父亲的手缓缓走来,在浪漫的背景音乐中交换戒指,在司仪非常煽情的台词中向双方父母鞠躬。 我看着这一切,感觉荒诞又讽刺,一切都像是一场表演。 台上的人表演秀恩爱,台下的人表演送祝福。 而没有人关心,真正的新娘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时刻逃走。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真正的新娘背后的故事,仿佛也是电视剧中的情节走进了现实。 在认识新郎之前,新娘其实有一个交往多年的男友,但因为男方家里条件太差,女孩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 女孩听从了家人的建议,做了“性价比”最高的决定,听话地和门当户对的男孩去相亲,并一步步走到了结婚这一天。 但眼瞅着到了最后一步,女孩压在心底真实的情绪,在真正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前一刻,才真正爆发—— 前男友在婚礼当天来了,她也抛下一切跟着走了。 图源:网络 后续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但心里还是悄悄许愿,希望这个勇敢做出选择的女孩,可以得偿所愿。 当然,婚礼现场让人惊愕的抓马情节,不止这一桩。 因为婚礼除了关乎爱情,还跟巨大的利益相勾连,而礼金,就是这利益链上很大的一块。 因此,有些婚礼上的故事,与爱情无关,而是关于人性和欲望。 在一场婚礼上,其中一个伴娘,是新娘多年的闺蜜。婚礼时,出于信任,新娘安排闺蜜负责保管礼金。 但婚礼结束后,上百人交的加起来十几万的礼金,全都不翼而飞。 庆幸的是,摄影师没有关好的镜头,无意间记录了伴娘偷走礼金的全过程,这才避免了巨额损失。 这次的事情,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再深的情感关联也有可能不靠谱。 也让我更坚定了,我要做职业伴娘这份工作。 比起考验感情和人性,我觉得一纸合同会给我更大的安全感——法律的保障,能够架起人类最低的底线,也能抵挡人被欲望的深渊吞噬。 图源:受访者相对伴娘,可儿更多引导伴郎做游戏 婚礼像是一场大型的秀,把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全部暴露出来。 除了这些离奇的故事之外,我见证更多的,是爱情外的鸡毛蒜皮。 有的情侣在婚礼现场的舞台上,拿着话筒吵架,在所有嘉宾的见证下,宣告“爱情”二字的荒诞。 有的情侣父母在婚礼前一天,因为谁出的钱多钱少而不满,舞台上全程冷脸,让新人刚结婚,就陷入“双方家长掉河里救谁”的终极疑问。 见证了这些之后我经常会问自己,婚姻到底会给女人带来什么?即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婚礼,就一定能happyending吗? 在围观了无数场婚礼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不是,童话故事里的HappyEnding,是通往现实的序章。 一纸婚书,一对戒指,一场盛大的婚礼,在现实的泥沼里,都逐渐不具备效力。 图源:豆瓣 但你要问,见过这么多婚礼之后,我还相不相信爱情? 我的回答是,前提如何定义爱情。 以前的我,相信怦然心动是爱,相信海誓山盟是爱,相信荷尔蒙和多巴胺。 但现在,我觉得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互相包容和尊重。 所以,我一个看起来不会冲动的人,闪婚了。 因为他无条件支持我的事业,也尊重我在生育上的想法。 我在做职业伴娘的初期,曾无数次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作为新娘站在那个台上,会是什么样。 但真正到我结婚的时候,我没有办婚礼。 我找了个小小的花园,邀请了年龄相仿的朋友,举办了一个同龄人party。 我们去掉了所有繁杂的流程,只是简单地一起吃饭、唱歌、跳舞,仅此而已。 见证了无数盛大婚礼的我,只想在我的婚礼上没头没脑地开心一天。 我想,我的婚姻和爱情,不需要一场仪式来证明。 写在后面: 最近几年,她姐身边结婚的人越来越多。 每逢有朋友结婚,问她们感受如何,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一个字,累。 而过去的三年,正是国内职业伴娘、伴郎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早期,找陌生人做伴娘只是婚庆公司因新人需求而增设的业务之一。 到了2021年,闲鱼平台上的“出租伴娘”服务交易量上涨20倍以上。 再后来,像可儿这样的职业伴娘群体逐渐增多…… 这背后,不光反应着年轻人对快餐式服务的依赖,还隐隐点出了大家的社交焦虑。 忙碌生活、无暇交友、友人之间难算份子钱和红包都是大家选择职业伴娘的原因。 年轻人走出老家,来到大城市,穿上了现代的新衣,但每当面临红白事,却又跳不出传统的窠臼,这是我们在繁琐的婚礼流程面前,感到疲累和割裂的深层次原因。 图源:豆瓣 于是,职业伴娘、伴郎的出现,可以让当代年轻人可以用最高的效率、最丝滑的方式,快速走完婚礼流程。 其实不得不说也是成年人在婚礼面前,短暂喘息的一种方式。 与亲闺蜜伴娘之间难以处理的金钱问题相比,找专人干专事,似乎是一种更舒服的方式。 而女生们选择做职业伴娘这个兼职,也体现了点“零零后整顿职场”的机灵,年轻人搞钱的方式越来越野,也越来越精准。 伴娘们从婚礼中收获了感动,收获了幸福,收获了故事。 久而久之,觉得这不只是一份工作,见证幸福是比工作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见惯了人生大事,也更能明白自己要什么。 就像可儿,见证了太多婚礼这场大型演出的悲欢离合后,她选择了不搭建那一方舞台。 毕竟大场面是给人看的,但累不累却只有自己知道。她刊 支付宝充值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