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卓,又出圈了。 央视的国庆特别节目, 赵文卓表演了一段“空中踢剑”,我给大家上张图。 这视频,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许多朋友说,是特效做的。 但是在逐帧分析后,赵文卓老师的脚和剑柄的距离是完全符合运动轨迹,没有任何剪辑痕迹, 也就是说,这表演,一气呵成的真实拍摄。 这里给大家再看一个央视导演,从导演监视器里看到赵文卓表演的武术镜头效果,大爆“卧槽。 这是真实的中华武术。武术也理应如此,无数精巧的武术套路,令人惊艳的武术动作,根本不会觉得这会是特效。可为什么我们就不相信这样的表演了呢?或许是这几年影视上真功夫越来越少了,连个剑术,都要靠特效的功夫片,时代是真的变了呀。 武侠电影的原有的“侠义”和“武士”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是“古偶剧”,是打着“民族大义”实际上“谈情说爱”的烂俗狗血剧。当然,我并不想在这里怨天尤人,而是想借着赵文卓,跟大家聊一聊武侠电影的这些变化和一些历史。 众所周知,赵文卓,虽说在香港混了很多年,但他是大陆人。当年,香港不少人是排挤大陆人的。 这是历史原因。那会内地落后,不少香港人挂着黄皮是“英佬心”,他们觉得大陆落后,看大陆人就跟看乡巴佬一样。从80年代到90年代,在香港发展的大陆演员经常被“英佬心”的黄皮使绊子。 有的男演员甚至在片场被当场趾高气扬的黄皮英佬扇耳光,拍戏被打断手脚,就连片酬,也只有香港本土演员的10分之一。可谁还不要吃口饭啊,面对欺凌也只有忍着。一众在香港发展的大陆演员,唯独赵文卓,在香港没人会敢欺负他,也没有人故意把使绊子。 他的命很好,刚出道就是元奎带着他。元奎要拍《方世玉》,男主李连杰早已经定了下来,唯独大反派“九门提督”这个角色没有定下来。 元奎带着团队到处找人,最后在北京找到了赵文卓。就这样,19岁那年赵文卓被元奎带去了香港。刚出道就跟李连杰对戏,这是何其的幸运,但对赵文卓的演艺生涯来说,他命中更幸运的事还在后面。 那会儿,赵文卓刚在元奎的指导下拍完《方世玉》,隔离片场不远就是徐克的《青蛇》的拍片现场。你要知道这可是《青蛇》女主演是张曼玉和王祖贤啊。 命运再一次眷顾了赵文卓。 徐克当年在《青蛇》的拍片现场,原本找了一个菲律宾籍的华裔演员,演剧里面的法海,但是拍了好几天后,徐克对那个菲律宾籍的华裔演员不满意,这个演员也跟角色一点都不贴脸,有点太成熟了。 徐克要换人,他看上了隔壁片场的赵文卓,没事就往《方世玉》的片场跑,元奎注意到了徐克的存在,很快就把赵文卓介绍给了徐克。就这样,赵文卓再一次被眷顾,传奇武侠导演徐克看上了他。 很多年后,徐克在回忆到初见赵文卓的时候说:“他的身上有一股正气以及正直,但看起来又很邪魅,在一众香港本土演员里,我找不到这样的人。赵文卓的那股侠气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他的天赋。” 就这样,19岁的赵文卓,刚跟李连杰拍完《方世玉》,又去跟徐克,王祖贤,张曼玉演完《青蛇》,等待着的他,是无限的机会与可能性。徐克亲自捧红赵文卓,他把赵文卓带进了香港电影的舞核圈层,带他出席各种大小聚会,戏都叫赵文卓来演。 甚至徐克还专门为赵文卓写了一部戏。 这部戏的名字叫《刀》,但最后这部电影因为太过“实验性”,票房惨败,徐克给老东家亏了钱,又让赵文卓深陷口碑危机,他绝对对不起大家。 于是在同年,他又拍了一部凑齐了张国荣,袁咏仪,钟镇涛的贺岁片《金玉满堂》。这部电影摆明了就是冲着娱乐和票房去的,徐克要把《刀》亏的钱给赚回来,毕竟《刀》是为了21岁的赵文卓拍的,而不是为了观众和市场拍的,徐克心里有愧。 但,那年21岁的赵文卓并不知道徐克为他做的这一切,那年的赵文卓开心又幸运,因为在那一年,他终于见到了张国荣,是徐克在《金玉满堂》给他做的引荐,张国荣喜欢这个21岁的小老弟,很照顾他,还把他介绍给了梅艳芳,并在后面有了一段佳话。 张国荣希望赵文卓跟梅艳芳在一起后,能够远离娱乐圈,因为赵文卓这个人人太正直了,不会妥协,也太固执,性格其实不太适合娱乐圈。因为娱乐圈这个大染缸,他这样正直的人,只会被人排挤。 多年后,徐克也说了同样的话:“我想改变他的形象,我想要他与人保持亲近。他很保守,与人保持距离,他不是那种感觉好接近的人,我觉得这是他的缺点,我想改变这点,但很遗憾,我没能成功。” 出道即巅峰,又遇见了张国荣,梅艳芳,这是何其的福分与幸运,只是命运也是公平的,它不会一直眷顾着那个19岁的小孩,赵文卓已经是大人了。 1997年以后,赵文卓经历了,跟梅艳芳分手,徐克西走,远赴好莱坞,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他在香港圈内的资源完全消失,那几年,他是很好,但是无戏可拍,当然这也是大环境所导致。1997年后,香港电影开始走向下坡路,武侠电影失去了市场。 没有市场,也没有新的电影产出,而香港唯一的鬼才导演徐克又去了好莱坞,武侠电影更没人拍了。 很快,随着武侠电影的落幕,赵文卓,这位香港最后的传统武生,似乎也在香港的江湖里走到了头。 无戏可拍3年后,赵文卓回到了大陆,开始了他的影视双栖之路。他的咖位很快,即便回到大陆后也是妥妥的一线巨星,给他的片约并不少,他是《风云雄霸天下》情深义重的聂风成,他是《至尊红颜》中李君羡,他说《七剑下天山》中历经曲折的楚昭南…回内地后,赵文卓演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角色。 可,这些戏其实都不适合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在消磨赵文卓的名气。因为,对赵文卓来说,他在香港之所以能够出名,或者说徐克之所以能看上他,是因为他的身上有着一股柔、异、凛冽的特质。 但无论是《风云雄霸天下》还是《至尊红颜》,他们都失去了人文,剩下的是一些武功上的花架子。 赵文卓没有办法改变这些,因为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一个普通人又怎么可能改变历史洪流呢。 时代变了,电影工业的发展,技术的可复制性,意味着精神的浅薄。过去精神里边的儒释道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削弱,而跨国资本带来的唯技术主义压缩了人文的侠义精神,武侠电影岌岌可危。 你还记得?你为什么喜欢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吗?是因为,我们在生活里,看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我们都有着一股正气凛然的心,但我们很多时刻没有那个勇气去反抗,而在武侠电影和小说里,我们看到了我们所渴望成为的样子,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大侠。 某种程度上,武侠的精神,宗教伦理的背后,是我们中华上下5千年的文明的文化根基。但糟糕的是,技术主义弱化了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映射,武侠世界里的道义与江湖消失了。现在的武侠片动不动就特效和慢镜头狂轰乱炸,是的,电影是更好看了,但是呢?历史与文化的羁绊,消失了。 现在的武侠电影,也包括很多人都会说,武侠电影不被需要,是因为我们要讲法制,我们的江湖不需要一个包青天,也不需要一个劫富济贫的侠士。是的,这话是对的,但人们内心是住一个英雄的。 我们不需要一个包青天,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包青天,这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和去做的。这也是曾经的武侠电影所要真正表达的,就像那一句很经典的老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但现在跨本资本改变一切。为什么我说,这是资本导致的,这不是我在乱扣帽子,也不全是批评,毕竟资本的进入让电影的技术进行革命了,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原始的暴力的一面,而在它对武侠电影的最暴力的一面就是阉割且曲解了武侠精神。 赵文卓是这个大时代下的牺牲品。 2005年,赵文卓彻底到了分水岭。 那一年,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宣告:中国武侠电影正式走向技术中心主义。从4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江湖事故逐渐走向了没落。而赵文卓呢,他也伴随着传统武侠电影一起,没落了。 为什么别人都能成功转型,而赵文卓没落了呢?因为就像徐克说的那样,他这人太固执,太正直了。 吴京要比他聪明得多。吴京在意识到传统武侠电影消失后,他转身投向了时代和历史的另一个趋势“爱过”于是他转身拍了《战狼》和《流浪地球》,不再局限于做一个演员,一个武打,功夫演员。所以聪明的人跟吴京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积极向上随趋势而走,固执的人就跟赵文卓一样,拍网剧去了。 因为武侠电影失去了市场,赵文卓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没戏可拍,为了生存,他甚至还要跑去接二三线城市的演出赚钱。赵文卓这样的人,最终还是被现实打磨了棱角,他也尝试在《战狼2》后去拍一部《战狼3》,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最后的口碑并不好,东施效颦,口碑被吞噬了。 但,如若不是没钱拍电影,谁又愿意去拍一部小成本的网络大电影呢?所以,赵文卓还是挺无奈的,只是啊,命运就跟车轮滚子一样,随着流量时代的瓦解,资本技术的套路电影逐渐失去市场。 赵文卓他又回来了,那个固执的人又站在了这里。什么也没变,他就始终站在那个他来时的地方。 他是传统武侠时代的最后一位武生, 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留着古典浪漫血脉的功夫巨星。是啊,他是在被消费没错,可是谁说,人们正在借着消费赵文卓的同时,在怀念英雄,怀念,过去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呢以及过去的我们自己呢? BD影视 https://www.bdcdss.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